一条铁路打通中国最大的两个省,让新疆和西藏手拉手

打开中国地图,新疆和西藏就像两块厚实的地毯,铺在祖国最西边。这两个地方加起来,差不多占了全国一半的土地,可因为中间隔着数不清的大山,来往一直是件麻烦事。不过现在,有个能让它们“手拉手”的大工程正在推进——新藏铁路。

说它是“大工程”,不是吹的,是真的太难修了。这条铁路从新疆的和田出发,往南走到西藏的日喀则,再连到拉萨,全长差不多2000公里。更厉害的是,大半段路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方。可能有人对这海拔没概念,这么说吧,咱们去云南丽江旅游,海拔才2400米,不少人到那儿都会头疼、喘不上气,更别说4500米了——这里的氧气只有平原的一半,站着不动都可能觉得累。

工人们在这儿修路,光“活下去”就不容易。夏天的时候,太阳直晒在光秃秃的山地上,气温能飙到40℃,可到了晚上,一下子能降到0℃以下,一天之内穿脱棉袄是常有的事。有位修路的师傅说:“早上出门穿三件衣服,中午热得只剩一件,傍晚又得裹回去,跟演杂技似的。”

更头疼的是冻土。这些土地冬天冻得像石头,夏天一化就成了烂泥,铁路铺在上面,就像踩在棉花上,随时可能变形。工程师们想了个招:给铁轨底下垫上特制的“保温层”,就像给大地盖了层厚被子,尽量不让冻土“发脾气”。

还有那些挡路的大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光听名字就觉得吓人。要在这些山上凿隧道,不是简单打个洞就行。有的山体里全是碎石,一挖就塌;有的地方藏着暗河,水突然涌出来能淹了整个工地。工人们戴着氧气面罩,在昏暗的隧道里一点点往前挪,一天最多也就挖几米。有位勘探队员说:“有次在昆仑山深处,我们的车陷在泥里,手机没信号,最后是靠着卫星电话才叫到救援,饿了整整一天。”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难,为啥非要修这条铁路?其实生活在这两个地方的人,最清楚它的意义。

西藏阿里地区有个改则县,以前当地人想运点东西出去,只能靠卡车。从改则到新疆叶城,不到1000公里的路,卡车要走整整两天。遇上暴雪封山,堵在路上一个星期也不新鲜。县城里的医生卓玛说:“前几年我去乌鲁木齐培训,先坐长途车到日喀则,再转火车去拉萨,最后才搭上飞机,光在路上就花了5天。要是铁路通了,估计一天就能到,以后乡亲们看病、上学,就不用这么折腾了。”

新疆和田的棉农买买提也盼着铁路早点来。他种的长绒棉是好东西,可因为交通不方便,收购价总上不去。“棉花收下来,得用卡车拉到喀什,再装火车运到内地。路上颠颠簸簸,有的棉花被压坏了,价钱就低了。”他算过一笔账:铁路通了以后,棉花开着机器就能直接运到火车站,成本能降一半,还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这条铁路还藏着不少“暖心”的设计。在西藏段,铁路会经过好几个边境村寨,工程师们特意把车站建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站房上画着当地的吉祥图案,连工作人员都要学几句藏语。“以后孩子们去日喀则读中学,坐火车一个小时就到,比现在骑牦牛走山路安全多了。”村里的老支书次仁笑着说,他已经在墙上画好了从家到车站的路线。

其实新疆和西藏早就该“走得更近”了。新疆的葡萄、棉花、天然气,西藏的青稞、牦牛、矿泉水,都是好东西,可因为运不出去,很多只能在本地卖。铁路通了以后,这些特产就能沿着铁轨“跑”起来:新疆的番茄酱能更快送到西藏的餐馆,西藏的虫草也能新鲜运到新疆的市场,老百姓的钱包自然就鼓了。

更让人期待的是旅游。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金色的胡杨林,西藏的纳木错湖像块蓝宝石,以前要想把这些美景都看遍,得在路上花十几天转车。以后坐火车一路走,白天看雪山,晚上听风声,说不定还能在车厢里认识几个同路的朋友。有位做旅游的老板算了笔账:“现在从拉萨到和田,坐飞机要先绕到乌鲁木齐,机票贵不说,还经常因为天气取消。铁路通了,开个旅游专列,费用能降三成,肯定会有更多人愿意来。”

可能有人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其实不然。咱们穿的羽绒服里的羽绒,可能就来自西藏的牦牛;咱们吃的葡萄干,说不定就产自新疆的葡萄园。这条铁路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西部的物产和内地的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

往远了说,这条铁路还能连到国外。往南走,它能接上到尼泊尔的铁路;往西,能连到巴基斯坦。到那时候,新疆的水果可以更快运到南亚,西藏的药材也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一带一路”——不是一句空话,是真真切切的便利。

当然,修这条铁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光是前期勘探就花了十多年,很多工程师把家安在了工地附近的小镇上,孩子出生都没能陪在身边。有位工程师的日记里写着:“每次视频,女儿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指着地图告诉她,爸爸在修一条很长很长的铁路,以后你坐火车就能来看爸爸修的路了。”

这条铁路,修的是路,连的是心。它让新疆的葡萄能甜到西藏,让西藏的青稞能香到新疆;让高原上的孩子能更方便地走出大山,也让山外的人能更轻松地走进这片壮美土地。等它通车的那天,或许我们可以坐上火车,从和田出发,一路向南,看昆仑山的雪,听雅鲁藏布江的水,感受这两个“大块头”手拉手的温暖。

毕竟,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该被好好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