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欧洲,不少人会念叨 “好像越来越不行了”。
这话不是瞎编的,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这几个欧洲 “老大哥”,确实有点 “跑不动” 了。
从 2010 年开始,这五个国家的经济增速慢得让人着急。
领.先的德国,平均增速也就 2.126%;英国稍慢,1.918%;法国更跟不上;意大利和西班牙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别说和美国比,连世界平均增速都赶不上,别提和东大等新兴国家的差距了。
这么看,欧洲在全球的地位确实在慢慢下滑。
要是因为这个就说整个欧洲都没希望,那也太绝.对了。最近几年,欧洲有几个小国悄悄跑出了 “加速度”,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
关于 “欧洲没落” 的说法,一直有不同声音。
有人觉得,两次世界大战虽然让欧洲元气大伤,但它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依然是世界一.流,和美国一起参与的国际事务中,战斗力还是能吊打大多数国家。
有人分析,所谓 “没落”,一部分是因为东大、印度等新兴国家发展太快,显得欧洲没那么突出了;
一部分是欧洲经历过战争的惨痛,更倾向于收缩军事、专心搞经济,不再搞殖民扩张,但在非洲、中东等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其实还在。
也有人担心移名问题:欧洲不少国家引入大量移名做低端工作,但高福利让一些本地人宁愿领失业金也不干活。
移名多了,公共服务成本上升,本地人生活压力变大,出生率下降,又得靠更多移名填补劳动力,形成循环。
想改变,要么靠技术进步降低公共服务成本,要么靠吸引外国资本增加收入,这两条路都不好走。
抛开这些争论,我们来看看欧洲那些 “闷声发大财” 的国家。
爱尔兰:发达国家里的 “新兴速度”
看爱尔兰2014到2018年的经济增速曲线,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个正在起飞的新兴国家。那增长势头,连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自愧不如。
让人惊讶的是,它的人均GDP高达 7.88 万美元,在全世界排第四,仅次于卢森堡、瑞士、挪威。
和 2010 年比,足足涨了61.77%。作为一个早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还能保持这么快的增速,简直是个 “超.级奇迹”。
秘密就藏在它踩准了全球热门的赛道:信息通信技术产业。
靠着这个,爱尔兰成了 “欧洲硅谷”,经济红火,工作岗位几乎饱和,当地人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这也说明,就算是发达国家,抓住新产业照样能再上一个台阶。
波兰:被低估的 “准发达国家”
提到波兰,不少人会想起它波折的历史,甚至觉得它 “爱抱大腿”。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国家正在悄悄接近发达国家门槛。
2018 年,波兰人均GDP是 15424 美元,像希腊、斯洛伐克这些 “末流发达国家”,人均GDP大概在 2 万美元上下。
波兰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下限的 77%。
厉害的是它的稳定增长。从1990年到2018年,波兰人均GDP翻了8.91 倍,同期印度只翻了 5.97 倍;2000年到2018年,波兰翻了3.43倍,世界平均水平才翻2.05倍。
最近8年,它的增速依然高于世界平均,2018年甚至达到5.1%。
再看经济结构,波兰的机械、电子、化工、交通工具等中高.端工业占比已经达到 43.72%,加上低端产业接近 60%,和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发达国家很像。
这多亏了它挨着德国,能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加入欧盟后,资金、技术、人员流动更方便,想冲到2万美元人均 GDP,看起来稳了。
不过它本土制造业不强,未来大概率是和立陶宛、斯洛伐克差不多的 “末流发达国家”。
匈牙利:经济结构比德国还 “高.端”?
匈牙利离发达国家也不远了。2018年它的人均GDP是15938美元,达到了发达国家下限的80%。
从1991年到2018年,人均GDP翻了4.75倍,远超世界平均的2.53倍;2010年到2018年,增速也比世界平均快,其中2018年甚至增长 5.094%。
惊人的是它的经济结构。
机械、电子、交通工具、化工这四大中高.端工业占比刚好60%,比德国的59.29%还高。
这主要是承接了邻国奥地利的产业转移,本土产业没法和德国比。
靠着和奥地利的 “邻居优势” 以及欧盟的便利,成为发达国家只是时间问题,大概率也是 “末流” 水平。
罗马尼亚:中东欧增长较快的 “潜力股”
罗马尼亚是最近8年中东欧国家里人均GDP增长较快的。2018年它的人均 GDP是12301美元,达到发达国家下限的61.5%。
从1990年到2018年,人均翻了7.32倍,远超世界平均的2.64倍;2000年到2018年翻了7.41倍,同样甩开世界平均一大截。
2016到2018年,经济增速分别是 4.8%、7%、4.1%,势头很猛。
它的出口结构也和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像。
按这个势头下去,罗马尼亚成为发达国家不是没可能,不过能不能持续增长,这得看后续表现。
这些国家或许成不了欧洲的 “新霸主”,不过足以证明:欧洲的故事,远不止 “没落” 两个字。未来这些国家能走多远,值得我们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