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9月起社保缴纳“零漏洞”
2025年9月1日起,中国社保迎来“史上最严新规”——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任何“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均属无效,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否则将面临补缴+滞纳金+经济赔偿三重处罚。例如,一家5人小店若漏缴社保,每年可能多掏6万元成本。
但新规并非“一刀切”,5类人员可豁免,企业需留存退休证、实习协议等证明材料,避免法律风险。
不用缴社保的5类人,你属于哪一类?
1. 已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返聘人员
•政策依据:退休人员与企业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案例:62岁的王师傅退休后返聘当门卫,月工资3000元。企业无需为他缴社保,但需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工作性质。
2. 在校实习生(未毕业学生)
•政策依据:实习属于学校教学环节,未建立正式劳动关系。
•案例:大三学生小李在超市兼职,每天工作3小时,企业只需签订实习协议,无需缴社保。但需注意:若实习时间超过每周24小时,可能被认定为非全日制用工。
3. 非全日制用工(临时工)
•政策依据:每日工作≤4小时、每周≤24小时的临时工,企业仅需缴纳工伤保险,其他险种可免缴。
•案例:张阿姨在餐馆做钟点工,每天2小时,企业每月为她缴50元工伤保险即可,养老、医疗等由她以灵活就业身份自行缴纳。
4. 劳务派遣人员
•政策依据:社保缴纳责任由劳务派遣公司承担,实际用工单位无需重复缴纳。
•案例:小周通过劳务公司派遣到工厂工作,劳务公司每月为他缴社保,工厂只需支付工资。若劳务公司未缴,小周可向派遣公司追责。
5. 已有主职单位缴纳社保的兼职人员
•政策依据:若兼职单位与员工为临时用工关系,且主职单位已缴社保,兼职单位无需重复缴纳。
•案例:程序员小陈在A公司全职(已缴社保),周末到B公司做外包,B公司无需为他缴社保,但需保留他在A公司的参保证明。
这些情况容易混淆,企业必须注意!
•个体工商户:若雇佣员工(如小餐馆的服务员),必须缴五险;若无雇工,可选择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每年缴费约1.2万元(养老+医疗)。
•外籍人员:与中国签署双边社保协议的国家(如德国、韩国),外籍员工可凭《参保证明》豁免部分险种;未签协议国家的员工仍需正常缴纳。
•试用期员工:企业必须从入职第一天起缴社保,不得以“试用期满再缴”为由拖延。
企业和个人该如何应对?
给企业的3条建议:1、自查用工类型:清理“临时工”“兼职”等模糊用工形式,明确劳动关系性质。劳务派遣人员需核查派遣公司资质,避免“假派遣、真用工”风险。
2.善用豁免政策:返聘退休人员时,要求提供退休证复印件;非全日制用工需保留考勤记录,证明每周工作≤24小时。
3.合规成本更低:以月薪5000元为例,企业每月社保支出约1800元,但可规避工伤赔偿等潜在风险。
给个人的2条提醒:
1.核实社保状态:通过“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查询缴费记录,若发现漏缴,可向社保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2.灵活就业参保:非全日制人员、自由职业者可自行参保,每年最高存1.2万元到个人养老金账户,退休后领取时税率仅3%。
总结:新规下的“平衡之道”
• 企业:合规虽增加成本,但能规避工伤、劳动纠纷等“无底洞”风险。
• 个人:多数人需依法参保,但5类豁免人员可合理减轻负担。
今日话题
你或你身边的人属于不用缴社保的5类人吗?如果企业强制你签“放弃社保协议”,你会如何应对?
(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怎么看待新规!)
小知识:社保调整有“三原则”——定额调整(人人有份)、挂钩调整(多缴多得)、倾斜调整(照顾老人)。2025年调整方案已全部落实,补发的养老金7月底前都到账啦,记得查查你的银行短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