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还在互相制裁的俄美两国,怎么突然间就开始商量起稀土合作的事儿了?这事儿听起来就跟天方夜谭似的,可偏偏就这么发生了。
前不久,负责对外投资合作的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公开表态,说俄美已经开始就稀土金属项目进行讨论,甚至还有美国企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两个国家不是正闹得不可开交吗?怎么忽然间又要携手合作了?
说白了,这事儿背后的门道可不简单。美国现在是真的被稀土问题给逼急了,而俄罗斯手里恰好有这个资源,两个原本水火不容的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算盘,还真就凑到一块儿去了。
咱们先来说说俄罗斯这边的底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俄罗斯拥有世界第五大稀土储量,大概有380万吨的样子,排在中国、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后面。听起来挺厉害,对吧?可实际情况是,俄罗斯每年只能开采2500吨精矿,这点产量跟他们的储量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为啥会这样?说穿了就是技术不行,加工能力跟不上。
有资源没技术,这就是俄罗斯面临的尴尬局面。就好比家里有金山银山,却没有把它们变成钱的本事,只能干瞪眼。不过话说回来,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把顿巴斯地区收入囊中,这地方据说也有不少稀土资源,算是给他们的稀土家底又添了一笔。
再看美国这边,那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美国企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说是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一点都不夸张。洛克希德·马丁、特斯拉、苹果这些大牌公司,供应链里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开采出来的矿石,有三分之二还得运到中国去加工,加工完了再运回美国。这不就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吗?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用“一家独大”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截至2023年,中国生产的重稀土金属占全球供应量的99%,剩下那1%还是越南一家精炼厂贡献的,可这家工厂因为税收纠纷已经关门大吉了。换句话说,全世界的重稀土几乎都得看中国脸色。
不光是产量,技术方面中国也是遥遥领先。虽然日本、德国也能生产一些稀土磁体,但原材料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这就像是做菜,虽然你会炒菜,但食材还得从我这儿买,主动权依然在我手里。
前段时间,商务部发言人宣布依法批准了一定数量的稀土出口申请,这消息一出来,那些喊着“稀土荒”的美国企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华盛顿邮报》都发文说美企对此表示欢迎,不过也有分析师提醒,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是长期性的,不会让美国客户囤积居奇。
美国关键矿产开发商NioCorp的老板马克·史密斯说得挺直白:“如果中国真的开始释放部分重稀土,我将是最高兴的人之一,因为没有这些重稀土,世界经济都会停摆。”这话听起来有点像是在求爷爷告奶奶,足见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现在美俄要合作搞稀土,表面上看起来挺热闹,但实际上能解决多少问题还真不好说。第一,美俄关系本来就紧张得很,双方的互信基础薄弱,合作起来肯定磕磕绊绊。第二,即便俄罗斯能提供原材料,美国还是得依靠中国的加工技术,这个环节短时间内根本绕不过去。
再说了,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哪有那么容易?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积累和时间沉淀。美国想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至少还要好多年的功夫。就算美俄真的合作愉快,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成本也不见得比从中国进口更划算。
中国对美国稀土出口的管控,其实是非常明智的策略。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当然得精打细算。再加上美国这个贸易伙伴确实不太靠谱,今天签了协议,明天可能就翻脸不认账,面对这样的合作对象,留点后手是必须的。
特别是特朗普这种人,变脸比翻书还快。今天在伦敦跟中国达成什么协议,过两天可能就会找各种借口推翻。对付这样的谈判对手,当然得多个心眼,不能把所有底牌都亮出来。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这次美俄稀土合作的消息,反而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无论其他国家怎么折腾,短期内都很难撼动中国的优势地位。这就像是在一场牌局中,中国手里握着最关键的那几张牌,其他玩家再怎么重新洗牌组合,都得看中国的脸色。
说到底,稀土这个东西不是想有就能有的,更不是想加工就能加工的。这需要完整的产业体系、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中国在这个领域经营了几十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其他国家想要急起直追,谈何容易?
现在的局面对中国来说其实挺有利的。美俄越是想要合作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越是证明了中国稀土的重要性。这就好比是别人越想摆脱你,越说明你的价值有多大。
你觉得美俄这次的稀土合作能成功吗?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新的竞争格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