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打的什么算盘?邀特朗普赴九三阅兵,还要中方亲自请?

导读:一场阅兵,牵动三国神经。

俄罗斯这步棋,藏着多少算计?

对俄罗斯来说,每年的九三阅兵从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

1945 年 9 月 3 日,二战结束的信号传遍世界,而对曾付出 2700 万生命代价的苏联(俄罗斯前身)而言,这一天是民族精神的图腾。

如今的阅兵,早成了俄罗斯向世界亮肌肉、讲立场的舞台。

近年来,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不算顺风顺水。

西边有北约东扩的压力,东边要应对能源市场的波动,南边还得盯着中东的乱局。

这种时候,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既能凝聚国内共识,又能向外界展示 “俄罗斯不好惹” 的底气。

坦克方阵驶过红场时,履带碾过的不只是地面,还有某些国家试图施压的幻想。

但今年的阅兵,俄罗斯似乎想玩点新花样。

邀请特朗普,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这可不是随便递张请柬那么简单,背后是对美俄关系的一次精准试探。

要我说,俄罗斯请特朗普,至少有三层心思。

第一层,是借 “历史牌” 破局。

美俄这几年的关系,说差不差,说好多么好也谈不上。

从乌克兰问题到军控谈判,两边卡着的事不少。

但二战胜利是两国少有的 “共同记忆”—— 当年美苏可是盟友,一起把纳粹拉下了马。

邀请特朗普来,等于把 “我们曾并肩作战” 的牌子亮出来,潜台词是 “现在没必要闹得太僵”。

第二层,是给老美国内看。

特朗普要是真来了,对他的支持者来说,这是 “总统有面子” 的事 —— 能被俄罗斯请去阅兵,说明老美影响力还在。

而对俄罗斯来说,不管特朗普来不来,这步棋都不亏:来了,赚个外交突破;

不来,也能对外说 “我们释放了善意,是美方不接茬”。

第三层,是稳住欧洲。

欧洲那些国家,对俄罗斯又怕又气,但对二战胜利的纪念,态度是一致的。

俄罗斯拉上老美,等于告诉欧洲:“看,连老美都可能来,你们也别老跟着起哄。

” 这种 “借力打力” 的套路,俄罗斯玩得可熟了。

当然,特朗普会不会来,现在还说不准。

老美国内对俄态度复杂,反对声肯定不少。

但俄罗斯要的,可能就是这份 “不确定性”—— 让外界猜,本身就是一种外交策略。

有消息说,俄罗斯还想让中方 “亲自请” 相关人员参与,这就更值得琢磨了。

要说清楚这层,得先看大国之间的平衡。

现在的国际舞台,中美俄三国的互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俄罗斯要是能让中美都出现在自家阅兵式上,等于向世界宣告 “俄罗斯是关键玩家”—— 你们俩再怎么闹,我这的场子,你们还得来。

对中方来说,九三阅兵本身就有特殊意义。

我们当年也是二战的主要战胜国,付出了巨大牺牲。

参与这样的纪念活动,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大国责任的体现。

但俄罗斯特意提 “中方亲自请”,更像是一种姿态:把中方摆在 “平等对话” 的位置上,既显尊重,又暗示 “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事”。

话说回来,这种 “邀请的邀请”,更像是一种外交默契的试探。

中方怎么回应,既要看中俄关系的大方向,也要看国际形势的具体变化。

但有一点能肯定,俄罗斯想借这事,把中美俄的互动热度提起来,让自己在中间更有余地。

老美,对特朗普可能赴俄的消息,已经吵开了。

支持者说 “能改善关系就是好事”,反对者骂 “这是对俄罗斯的妥协”。

特朗普自己呢?

他向来喜欢 “搞大新闻”,要是真能在阅兵式上出风头,说不定还真动心。

但政坛的牵制太多,最后能不能成,得打个问号。

中方,态度一向稳妥。

纪念二战胜利,我们肯定支持,但具体怎么参与,会有自己的节奏。

毕竟,大国交往,讲究的是 “既不失礼,又不越界”。

俄罗斯的好意,心领了,但怎么回应,得符合我们的整体战略。

欧洲国家就更有意思了。

他们既不想被俄罗斯 “冷落”,又怕跟老美走得太近得罪俄罗斯。

要是中美都去了,欧洲那些国家估计得连夜开会 —— 去还是不去?

去了,怕老美不高兴;

不去,又怕被俄罗斯边缘化。

这种 “左右为难”,恰恰是俄罗斯想看到的。

最后总结

俄罗斯这波操作,核心就是 “以静制动,借力打力”。

一场阅兵,既纪念了历史,又搅动了当下的外交格局。

邀请特朗普,是想给美俄关系松松土;

扯上中方,是想巩固自己的大国地位。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

特朗普来不来,中方怎么回应,其实没那么重要。

俄罗斯要的,或许就是这阵 “讨论的热度”—— 让世界都看到,红场的阅兵式上,俄罗斯依然是那个能定调子的玩家。

国际政治这盘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俄罗斯这步棋,不管输赢,至少让大家都知道:它手里,还有不少牌可打。

参考资料:1、《探索海洋比探索太空还要难》 北京科学中心 2024年6月8日2、《潜入3500米深海,难度不亚于神舟六号飞船》 南方周末 2010年11月26日3、《深海探索的历程》 求是网 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