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6 月 30 日的格力电器 2024 年度股东大会上,一个颇有意思的小插曲引发了外界关注。刚卸任格力电器独立董事的刘姝威建议,今后多让年轻管理团队走在前面。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回应道,她尽量少说话。这简短的对话,背后却似乎有着诸多深意,也让大家对格力的未来发展充满遐想。
当天,格力电器可谓是 “新老齐聚”,董明珠以及由董事、总裁张伟牵头的新管理团队齐齐亮相。这场股东会,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年轻管理团队的声音明显多了起来,这在近年的格力股东会中可不常见。尽管董明珠依旧是全场的核心,但新团队成员们也在积极展现自己。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格力这是要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了吗?
我们都知道,董明珠在格力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么多年来,她带领格力一路乘风破浪,从一个普通的家电企业逐渐成长为行业巨头。她的果敢、强势,在业内都是出了名的。她的每一次发言、每一个决策,都备受关注。格力在空调领域的霸主地位,以及后来在多元化道路上的探索,都离不开董明珠的引领。可以说,董明珠已经成为了格力的一张名片,提到格力,人们就会想到董明珠,反之亦然。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格力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和启用年轻管理团队,似乎成了格力必然的选择。此次股东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张伟在大会上透露,自己任总裁两个月以来,公司党委书记的职务已交给舒立志接任,他目前正逐步熟悉工作。新管理团队的工作重点围绕产品、销售、品质、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展开。这表明新团队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试图为格力注入新的活力。
格力钛的问题一直备受外界关注。最近,格力钛持有的珠海广通汽车 18.06 亿元股权被珠海中院冻结,这无疑让格力钛的未来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格力电器副总裁方祥建在股东会上给出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他自去年 9 月 30 日接手管理格力钛以来,推进了一系列改革。比如,不赚钱的业务坚决不做,砍掉了磷酸铁锂电池板块,聚焦钛酸锂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三块业务;同时,把格力钛的人员从 5000 人精简到 2000 多人,致力于打造一支更精锐的 “铁军”。方祥建认为,格力钛能够赋能格力电器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业务发展,而不是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是格力电器的负担。董明珠也补充说,格力钛没把债务转给别人,也没影响格力电器的分红,还呼吁投资者再给三五年时间,也许年底就能看到收获。从这些表态中,我们能感受到格力对解决格力钛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其实,格力电器第二大股东京海互联近期增持了格力电器的股票,这一行为也引发了不少猜测。有人认为,这或许与格力的渠道改革有关。但董明珠回应称,京海互联是认可格力电器未来的前景才增持的,并非因为渠道改革。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尽管格力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资本市场对其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
格力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领域,汽车空调就是其中之一。张伟透露,格力电器正在研发汽车空调,从压缩机技术着手,由分管机电研究所的副总裁胡余生负责。这一举措,也是格力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格力在空调技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将这一优势延伸到汽车空调领域,或许能够为格力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对于格力而言,年轻管理团队走向台前,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团队有着新的思维和活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但他们也面临着经验不足等问题,毕竟格力这艘大船,在董明珠的带领下已经行驶了这么多年,要想顺利交接,新团队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董明珠说要 “少说话”,但她真的能完全放手吗?这恐怕还是未知数。不过,无论如何,格力已经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未来新管理团队会如何带领格力前行,我们拭目以待。各位小伙伴,你们对格力新团队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