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军用中文诱杀志愿军?事实是志愿军听到后,一枪打断其右臂

1968年,有个华裔军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了役,这本没啥大不了的。可巧的是,福格森电视频道正打算拍部叫《长津湖突围:英勇无比》的纪录片,导演就盯上了这位军官。经过一番打造,一个“华裔军官心系美国,靠说中文骗志愿军上钩”的故事就出炉了,而这个军官,就是吕超然。

不过,好多看过那部纪录片的朋友,特别是华人,心里都挺纳闷:难道志愿军一听到敌人讲中文,就不开枪了,结果反被人家干掉?要是志愿军真的这么打仗,他们又怎么能把美军打得连连后退呢?后来查了查陆战一师的战斗记录和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的回忆录,才发现这事儿简直就是“夸大其词”。

吕超然的老爹来自广东四邑,1920年跑到旧金山谋生。1926年吕超然出生后,全家又搬去了萨克拉门托,靠卖水果过日子。小时候的吕超然家里挺穷,而且因为美国那时候种族歧视严重,他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1944年,他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可还是因为种族问题,没法上二战战场,只能留在圣迭戈的军营里,给新兵当教练,教的竟然是日语!

【年轻时的吕超然】

接下来的几年,吕超然虽然进了军校做了军官,但还是没人看得起他,就因为他是亚洲面孔。他心里特别憋屈,特别想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本事,还有对美国的忠心。终于盼到要打仗了,结果对手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这让美军更加怀疑他了。

这时候,吕超然是陆战一师第七团第一营B连负责机枪排的排长。不过,当他们朝着柳潭里进发时,他的排被派到了最前面当先锋探路。说来也巧,那天正好是西方的感恩节。营里的其他人都在享受美味的火鸡大餐,可尖兵排呢,只有两片干巴巴的面包和一袋奶粉充饥。

同事们和手下都觉得特别气愤,大家都觉得是因为排长是华人,所以才遭到这种对待。不过吕超然没敢发牢骚,别人问他饭菜怎么样,他说:“虽然不怎么多,但那个味儿让人忘不了。”当陆战一师打算从柳潭里冲出去时,营里让他带着排打头阵,他回答说:“我觉得挺自豪的。”

因为陆战7团1营处在最边上,所以先头部队意外地变成了突击奇兵。吕超然领着他的队伍,在战场上听到中文就躲开,居然让他们一连闯过了志愿军的好几个防守点。但这种好运最终还是会用完的。

那晚,志愿军59师的一个连悄悄包围了先头部队,吕超然的走运日子到头了。他们排很快就被志愿军突破了防线,十几个人眨眼间就在阵地上丢了命。吕超然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带着剩下的人溜了。可没多久,他发现身边的人都不知去向,只剩下了孤零零的自己。子弹嗖嗖地飞过,他急得用中文直喊:别开枪,我是自己人!

可是,志愿军根本没有停下脚步,一颗子弹击中了吕超然的右臂,让他倒在了雪地上。志愿军没理会他,继续往深处挺进。幸运的是,吕超然被随后赶来的美军救起,并安全返回了美国。

【来不及运走的陆战一师士兵尸体】

战斗中,维克尔斯这个排里幸存下来的老兵丢了一条腿,多年后他聊起吕超然还是一肚子火,说“吕超然带的路越走越歪,害得咱们被敌人团团围住”。导演听完吕超然的事迹,也觉得没啥特别,这不是他心目中的“美国英雄”,老百姓估计也不会买账。吕超然啊,得换个新包装才行。

经过导演的编排,情节变成了这样:吕超然大喊“别动手,我是中国同胞”,趁着志愿军战士愣神的功夫,吕超然狠心地向他开了枪。作为一个有中国血统的人,他却对自己的族人下手,这就是他向美国表忠心的“壮举”,也是美国老百姓最爱聊的话题。

【纪录片中的美军老兵在回忆长津湖战役】

纪录片放映完后,吕超然出名了。接二连三的演讲邀请,络绎不绝的采访,他一遍又一遍地讲着自己的“英雄事迹”。假话讲得频繁了,他自己也开始信以为真。最终,他靠背叛自己族群的行为赢得了美国主流圈子的接纳。

但吕超然内心深处其实挺可悲,就像跪久了习惯了,再也直不起腰来。可能只有当他自己独处时,才会回想起那个冷得刺骨的冬夜,他喊着中文求饶,却还是被人狠心地打断了胳膊的那一幕。

2014年,吕超然离开了人世,他一生结过两次婚,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孩子,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