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高僧莫斯科街头推销“功德”?释永信商业帝国究竟有多大

这是2006年3月22日,俄罗斯总统在少林寺与住持释永信的合照。那一年普54岁,释永信41岁。正是从那天开始,少林寺的商业触手伸向了莫斯科,这是所有俄罗斯人都抹不去的国耻。轮盘开始了转动。

2013年,俄罗斯东Z教大主教基里尔来到中国,并专门会晤了少林高僧释永信谈交流。我们不知道这两位宗教大佬交流了什么,但是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红场上突然出现了一帮少林僧兵。

他们一句俄语不会说,满身挂着念珠,用着你一定见过的商业模式和蹩脚到让人头皮发麻的英语,向红场游客兜售功德。今天中国僧兵已制霸红场,在列宁同志眼皮子底下搞宗教投机倒把。

就在释永信事件爆出的前一天,2015年的7月26日,少林高僧们还在莫斯科街头推销“功德”。别说国人劝没用,佛祖劝也没用,毕竟一串佛珠2500卢布,250块钱,真的是暴利呀!

您是不是也想问,为什么中国的和尚们万里迢迢跑到俄罗斯去卖功德?俄罗斯不是信东Z教吗?这功德在俄罗斯有市场吗?还有大主教基里尔就任时,他们在圣瓦西里大教堂前头卖佛珠,以及释永信建立的佛教商业帝国是怎么建起来的?现在的汉传佛教真的那么脏吗?

释永信是当代黄眉,但知道黄眉有多伪、有多恶并没有意义,知道黄眉怎么出世的,什么世道会出黄眉,才有现实意义。释永信的事儿,10年前我就听过了,你应该也听过吧。当时还说释总没有生育能力,现在释总和宗总一样,都有私生子了。果然少林是毒药,权力是春药。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讲讲,当代黄眉是如何出世的。咱们且从一个人说起,那就是关羽关二爷。这也是墨法三部曲的第一步——从佛陀到关羽,佛教的汉化。

公元前3世纪,佛教迎来了第一位护法明王——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阿育王重佛抑婆罗门,在华氏城举行了佛教第三次集结。1000位通达三藏的罗汉,历时9个月,规模空前。之后阿育王派僧侣弘传佛法,南传的去了东南亚,北传的则到了中亚的犍陀罗地区。正是在犍陀罗,佛教进化出了大乘佛教。

约公元60年,大月氏人贵霜西侯丘就却南下犍陀罗,建立了贵霜帝国。贵霜帝国立佛教大众部的菩萨乘为国教。公元64年,东汉明帝的使团由贵霜帝国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来到了中原洛阳,建起了白马寺。佛教也传入了中国。

但当佛颂响彻洛阳时,犍陀罗的上空却飞来了一只灭佛的黑天鹅。公元78年,丘就却之子阎膏珍发动夺权政变,然后弑父灭佛。佛寺毁,佛经烧,僧人死,婆罗门教再次碾压佛教站上高台。

但很快第二位护法明王横空出世,这就是阎膏珍之子迦腻色迦王。公元2世纪,由胁尊者发起,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选拔五百比丘,结集三藏,造《毗婆沙论》。这是大乘佛教第四次集结,史称迦湿弥罗集结。玄奘法师也记录过这场集结的盛况:"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遂以赤铜为牒,镂写论文。在贵霜帝国的铁骑上,大乘佛教走入极盛,中亚成了万里佛国。

而此时正是中国东汉末年,宦官专权,门阀横行,瘟疫肆虐。终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宗教爆炸。张角的太平道开启了符水巫术、太平乌托邦,"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造反就此开元。张道陵的五斗米道教开启了本土的政教合一——本土宗教税即五斗米,本土神格化的教主即张天师。这是中国第一次政教合一。

而东汉国教谶纬之学,仍在以天命、以符瑞、以祥瑞、以谶语左右人心。各地的方士于吉、左慈、许劭、华佗,或符水,或幻术,或占卜,或治病,或炼丹。当时的华夏笼罩在鬼神之下,白马寺的佛音早已经淹没百年。

但也是在这时,升级版的大乘佛教裹挟着绝美的犍陀罗艺术再次东传。公元148年,东汉桓帝时期,安息帝国僧人安世高第一个把佛经翻译成汉语。一位名叫严佛调的汉人在帮安世高译经中,传出了《沙弥十慧章句》,成为了中国本土第一个和尚、第一个沙弥。

于公元170年,东汉灵帝时期,贵霜帝国的支娄迦谶向中国传入了《道行般若经》。佛教三宝——佛、法、僧齐了。严佛调为汉僧,汉译佛经为汉法,汉传佛教由此真正掀开了第一页。

也是这一时期,一个河东解良男人拎着一把刀闯入了乱世。您道这位豪杰是谁?他在桃园三结义,他在虎牢关战吕布,他在官渡斩颜良诛文丑,他在樊城水淹七军,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夜读春秋,刮骨疗毒。他一生戎马,两尺长髯,他忠肝义胆,武德逆天,他就是汉寿亭侯五虎上将关公关二爷。

但是关二爷的大腿在建安二十四年断了。东吴吕蒙偷袭关公,败走麦城,被孙权斩首于临沮。那时还没有人知道,这杀人的一刀却砍出了一个神。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司马炎篡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分归一统,三国乱世落下帷幕。魏晋玄学走入了中国意识形态的中心,各路宗教被边缘化。汉传佛教才刚刚开了个头,又陷入了沉寂。

但是一场剧烈的时代震荡此时已在西晋的北方悄然酝酿,汉传佛教即将成为中国的国教,而死去的关羽也在封神榜上提前提下了性命。

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史书写司马衷白痴,以至于皇后贾南风专政,假传圣旨,最终引爆了八王之乱。这场长达16年的皇族内斗掏空了西晋王朝。公元307年,晋惠帝被毒杀,晋怀帝司马炽继位。北方五胡南下中华,西晋灭亡。

为了和衣冠南渡的汉人政权区别,北方五胡的十六国排斥汉人儒教,纷纷重佛。为什么?因为佛教是从贵霜帝国来的胡教。后赵皇帝石虎废除了华夷之辩,允许汉人出家,尊崇高僧佛图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以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全国推广《观音菩萨普门品》。前秦的苻坚为了让鸠摩罗什来华,更是派大将吕光发兵7万伐鸠慈,直言说:"朕非贪地徒,慕其人也。"我不是想占地盘,我就是想要鸠摩罗什这个人。

后秦文皇帝姚兴攻灭后凉,迎鸠摩罗什到长安奉为国师,还组织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国家译场——逍遥园,译出了74部佛经384卷,其中就有我们最为熟知的《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大乘佛教席卷北方,成为了北方的第一大教。

而在南方,格义佛教也开始兴起。什么叫格义佛教?我们简单说,就是玄学化的佛教,用"无"、"自然"等玄学的概念来解释佛教的"空"、"缘起"。东晋名僧支遁就用玄学阐释《般若经》,提出了即色游玄论。他的粉丝里就有谢安、王羲之等南方的名士。

南方佛教还发生了一场改革——道安改革。僧人统一姓氏,并制定僧尼规范。不过佛教和儒家在南方还是有龃龉的。比如说东晋的权臣桓玄就要求僧人礼敬帝王,但沙门慧远就写《沙门不敬王者论》,主张佛法超越世俗礼法。最后还是儒生让步了,这就是著名的"沙门不敬王者"。

但也就是这六个字——"沙门不敬王者",引发了后面的三武一宗灭佛。

到了公元6世纪,佛教已经是南北的第一大教,堪称是中国的国教了。南朝梁武帝四次舍身出家为僧,每次都要由群臣以1亿万钱赎回。公元547年第四次出家,赎金高达2亿万钱。梁武帝还设立白衣僧正制度,颁布了《断酒肉文》,这也是汉传佛教吃素规定的由来。在这之前,汉传佛教可不是吃素的。

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佛寺有近500座。学过中学语文的都会背那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而北朝从道武帝拓跋珪开始,就设立了沙门统,管理全国的僧务,相当于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而文成帝复法之后,命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云冈石窟。孝文帝拓跋宏又开凿了龙门石窟。孝明帝元诩甚至想出家,最后被百官齐哭给拦住了。北魏佛寺3万余所,僧尼超过200万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约5%。当时的中国真的是佛国。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杨坚篡权,建立了大隋,是为隋文帝。八年后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尽管隋朝很短命,但他却极其的特殊,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大一统王朝。隋文帝登基诏书中就自称是佛教的转轮圣王,而且还在登基诏书中说要把中国建成佛教净土。

隋文帝真的信佛吗?哪有皇帝真信佛,信佛还怎么当皇帝。我们说白了,南北分裂了近200年,能够弥合人心的意识形态最大公约数,只有佛教。汉传佛教就此走入了黄金时代,但是本土儒教的反扑也山雨欲来。

在无形的教义战场上,儒教点的大将就是关公关二爷。关羽成佛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公元588年,隋文帝挥师南下灭陈。陈朝的一位大德为避战乱,离开了金陵。两年之后,晋王杨广调任扬州总管,创立了会日道场,并请来了那位前陈大德。这位大德即是天台宗、也即法华宗的创始人智顗。

关公成佛,这个关键人物就是这位智顗。智顗就是现实中揣着封神榜的人。

公元592年,智顗从扬州返回荆州,在当阳县的玉泉山建立了玉泉寺。正是在玉泉山上,智顗见到了一个人——关羽。准确的说,是关羽亡灵显化。从三国到隋朝,快400年过去了,关二爷怎么还在?怎么还没有转世?盖因杀孽太重,苦苦不得解脱。于是智顗为关羽说法受戒,关羽皈依佛门,并成为了佛教的护法神——伽蓝菩萨。

您听完是不是觉得就这就封神了?我们细细来说,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隋朝,但它最早是见于宋朝。公元1269年,宋朝的志磐大师撰成了一部佛教通史叫做《佛祖统纪》,这里头就记了这一笔。这一笔说不上什么笔走龙蛇,甚至很可能是洗稿。

我们就来看看《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建安二十四年,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身死荆州。就在荆州不远有一个玉泉山,山上有一个僧人叫普净。普净原是泗水关镇国寺的长老,事业月白风清。普净正在庵中静坐,忽闻空中有一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一看,正是关公关二爷。

普净说:"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这正是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于是关公大彻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就此成了佛教徒。

您看《三国演义》这个玉泉山显圣的故事,是不是很像智顗点化关羽的故事?这个故事真不真,我不好说。谁抄谁的稿,我也不好说。但是我不信。还是那句话,所有超现实的教义,他都有一个现实的原因。

于是我查遍了智顗的资料,发现了一个细节。智顗在荆州建玉泉寺,出钱的人是杨广。智顗完成天台三大部——即《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出钱的人也是杨广。给智顗"智者大师"谥号的,也是杨广。赵智顗遗愿在天台山建国清寺,为天台宗根本道场的还是杨广。把天台宗纳入国家意识形态的,对了,又是杨广。

杨广还尤其推崇智顗的《仁王护国经》。这个经我们是没办法展开,但是我们可以划一个关键词——一个就是仁王。仁王是谁?杨广他自己。也是天台宗教义的总持菩萨。再划一个词——护国。护国是什么?就是转轮圣王杨广建佛国净土。

所以事实是,教义中护法的是关二爷,但在现实中护法的是杨二爷——隋炀帝杨广。以佛治国的隋朝,是汉传佛教最后的高光时刻。隋朝如果不是二代而亡,隋炀帝搞不好就真的是中国的护法明王。

由隋入唐,唐武宗李炎灭佛。由唐到宋,周世宗柴荣灭佛。在三武一宗灭佛的余悸之下,佛教怕了,真怕了。于是为了求生存,佛教先爱国,再爱教。就这样,象征儒家忠义的关公被抬上了神坛,成为了佛教的护法神伽蓝菩萨。

但关公成佛的这个故事,却又是由隋炀帝重佛来改编的。或许也是佛教的自嘲吧。关公显圣的故事虽然不是一个好故事,但是显圣却又是一个好彩头。到了宋朝,佛寺就真的供起关公了。元代的官方文件《至元嘉禾志》把关羽正式列为了伽蓝菩萨。关羽关公终于成了拿到正式编制的佛了。

元代之后,由于绑定了儒家伦理的忠义和《三国演义》的国民度,关羽逐步被神格化。官方也顺水推舟,谁不想百姓们都学关羽忠义?只要这个神能够让百姓不造反,那么他就是个好神。

到了明清时期,朱熹理学成为了国教,而理学把关公作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典型。官方也极力的崇关拜孔。清朝甚至把关羽封为了关圣大帝。在权力的狂欢下,忠义化身的关羽也各教通吃。

佛教里关公是伽蓝菩萨,和尚们拜关公也是沙门对王者的驯服。不再是"沙门不敬王者"了,是"沙门敬王者"。这是汉传佛教的无声之声——就您别灭佛,我们听话。

道教里关公是伏魔大帝,是关圣帝君。道士们拜关公也是向官方的献忠表忠,神仙也得听皇上的。在民间关公是财神,是战神。老百姓拜关公也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心思——朝廷好,咱就好。

我们回头来看,关公成佛也是一场佛教汉化史。什么叫汉化?简单六个字:先爱国,再爱教。伊斯兰教汉化为回教,原本的"真主至大"就要变成"顺主忠君"。佛教汉化为汉传佛教,原本印度的韦陀菩萨就得多一个搭档——忠义的关公。儒教伦理得收编佛教伦理,这样佛教才能在汉地不被灭。

当年夜读春秋的关羽坐入了汉传佛寺的伽蓝殿,刀还是那把青龙偃月刀,但手里的春秋已经改成了鸠摩罗什的《金刚经》了。

其实除了关羽,还有另外一位本土神也在佛教拿到了编制,那就是妈祖。妈祖在佛教里就被奉为天后菩萨。

我小学时读《三国》就在想,为什么三国那么多猛人,就关羽成了神?刘备还是关羽的大哥,还那么的仁德,他为什么不是神?现在我老了,我也明白了。

忠义这两个字,是给老百姓崇拜的。什么是忠?不造反。什么是义?谁造反就搞谁,没有前置条件的。忠义本质上就是一种褒贬不一的词,一个崇高的道德信条让老百姓永远跪着。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对关公崇拜推波助澜的根本原因。

我敬重关羽关二爷这个人,但是我绝不信关羽这个神。因为忠义成神的代价,就是普通人绝对服从、绝对驯化、绝对的奴性。任何忠义都是有前置条件的。如果统治者不仁,百姓为什么要忠?如果门阀横行,百姓为什么要义?如果老百姓对不公平的控诉都被说成是仇富,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要忠义?

当统治者不仁,"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就是忠义,因为他站在了弱势者的这边,尽管是以最极端的方式。

咱们就说个大白话,作为人的关羽关二爷,是站在弱势者这边的。但是作为神,作为关帝圣君的关羽,他是站在统治者那边的,不是站在弱势者这边的。

但你知道吗?这套"忠义"洗脑术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加阴暗的秘密,这将彻底颠覆你的认知......

关羽化身伽蓝菩萨,在本质上是三武一宗的灭佛恐怖下,汉传佛教的效忠仪式。成佛的从来不是关羽,而是关羽所象征的忠义伦理。我们翻译的直白点,就是听朝廷的,沙门敬王者。

由此之后,汉传佛教彻底堵死了神权的路。再没有什么转轮王降世,也再没有什么佛法治国。只有佛教异端的白莲教成了铁打的造反教。

但是远离神权的汉传佛教真的远离权力了吗?显然并没有。当沙门向皇帝跪拜时,当和尚向关羽供奉时,汉传佛教也植入了一个新的信条——权力崇拜。

宋朝之后,再没有一个高僧不是官方认证的,哪怕是白莲教的茅子元,也再没有一个大和尚不想被官方认证,哪怕是人间佛教的虚云大和尚。不再有和尚像东晋高僧慧远一样敢写帖子写《沙门不敬王者》,你敢不敬王者你试试。也不会再有法师像玄奘法师一样敢忤逆皇帝的意思,一个人去西天取经。

关羽成佛是儒教伦理对佛教伦理的收编,也是权力对诸佛的招安。因此到了明朝,才会有《西游记》这样的巨著撕开满天诸佛的政治脸谱——这哪里是什么佛,这分明就是一个个官。

至晚到了明朝,除了密宗消亡、禅宗不跟朝廷玩,其他汉传佛教各宗派全都儒教化,成了政治伦理的佛教背书。以至于太监都能让高僧来打工,比如北京智化寺就是太监王振建的。所有的大寺也全都加上了两个字——敕建。佛教被招安了。

而之后的满清入关,又是对汉传佛教的终极法难。这是一个野蛮的蒙昧王朝,一个迷信统治技术的铁血帝国,一个以藏传佛教为国教的冷酷朝代。不只是汉传佛教,所有哲学全沦为了政z工具,万马齐喑,究可哀。

以至于到了民国,和尚已然成了一个职业,就像汪曾祺在《受戒》开头所写:"有的地方出敲琉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西施,他的家乡出和尚。"

后来成为人间佛教大师的星云大和尚,也是来自当时的和尚之乡扬州江都。当和尚成了一个职业,汉传佛教的神圣性也终于彻底被解构。之后儒教化的人间佛教出现也是理所应当。

尽管民国时有虚云大和尚等禅宗高僧,但是时代已经进入了末法时代。职业化的和尚和无神论的领导终于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汉传佛教的信任危机。而在这场信任危机下,藏传佛教也巨浪般东传承接为了新的汉地信法。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释永信的贪腐并不是什么新闻。李连杰早在1994年就明白的说过:"少林寺没有什么修行人,真的去少林寺的时候,其实基本破坏的蛮厉害的,真正的出家人在那里的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内地明星纷纷皈依藏传佛教的原因——汉传佛教都是假和尚,信佛只能皈依藏传。当然这是他们的说法,不见得一定对。

曾经改变人类史的汉传佛教,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商业巨浪。一群不信佛的职业和尚将在这场消费主义的浪头上砸开佛头,装上美颜,披上袈裟,黄眉降世。

浪头上站的最高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假和尚刘应成,他的法号叫做释永信。